/资讯中心/趋势研究/消费金融:公开透明才可能“幸福”

消费金融:公开透明才可能“幸福”

发布时间:2018-04-03 分类:趋势研究

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“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,健全对影子银行、互联网金融、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,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。”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安全是第一位的,没有安全,也就谈不上“幸福”。
相关受访人士表示,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,消费金融越来越显示出跨界合作的模式,而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考虑,更多的信息披露利于保护消费利益,也利于幸福产业的发展。
消费金融:强监管下的跨界合作
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,“积极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”。近年来,消费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迅速上升,与消费增长相关的金融服务也随之兴起。消费金融与旅游、文化等幸福产业也密切相关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、携程旅游联合发布的《2018春节出境旅游趋势预测报告》称,春节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,除了得益于公众收入增长、享受型消费意愿加强之外,与消费金融服务在旅游场景的不断渗透同样有着紧密关联。例如,在线旅游预订逐年上升,线上消费场景增多,使包括支付、分期、个人信贷等在内的行前消费金融服务需求增多。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产业消费端和供应端的进一步渗透,未来线上旅游消费场景将覆盖出游过程更多环节。

消费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,未来5到10年,这个行业仍将会大有可为。“长期来看,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,但是短期受到监管的影响,规模增长速度可能会适度放缓。”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,“短期内,借助各种方式进行杠杆扩大的业务模式会受到监管上的要求,要么补充资本金、要么控制规模,所以总体上来讲,规模增长速度会放缓。”

曾刚认为,市场结构上也会有一些变化,比如过去一段时间,中国的消费增长动力实际上来自于三四线城市;基于互联网场景和大数据发展则是消费金融的主流。

面对监管从严、竞争加剧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、持牌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各类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。曾刚认为,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。因为在整个消费金融的生态链上,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,这意味着未来可以形成合作共赢的生态。
信息披露:保护消费者权益

防控风险、控制规模、适度发展是金融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保障,消费金融也不例外。

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发文称,自2016年9月9日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以来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科学组织平台建设,依法合规稳步扩大接入机构范围,丰富共享信息来源。

互联网金融协会表示,实践证明,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,有效帮助相关机构提高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,促进其规范开展借贷业务。在增加小微信贷服务的同时降低了借贷机构的整体运营风险,广泛得到会员机构的拥护和社会的认可。
曾刚认为,结合去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重新定位未来发展主线,消费金融公司应该明确,追求快速发展、追求短期利润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,防控风险、合规发展才是主流。
也有业内人士指出,在强监管环境下,资金和流量会向综合能力强的消费金融机构倾斜,这就需要消费金融机构瞄准合规发展、消费者实际需求和国际技术水准推进能力建设,进一步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基础上,降本增效、多元拓展。唯有此,才会打造一个合规发展、生机勃勃的消费金融生态,为满足人们的品质生活需求,为全面拉动消费增长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,发挥出消费金融强有力的支撑力量。
而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,只有投资者识别风险的能力提高了,免疫力增强了,才能保障自身的权益。投资者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努力,金融机构责无旁贷,最后还是需要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,做好“看门人”和“守夜人”的角色。